来源:香港01 作者:叶德豪 西非尼日尔(Niger)军事政变差不多满两个月之后,此前一直拒绝接受军方驱逐大使和驻军要求的法国总统马克龙9月24日终于决定“认输”,即时撤走被他形容为实际上被软禁在大使馆内的法国驻尼大使,同时表明在本年底前撤走当地1500名驻军。马克龙批评军政府已不再致力反恐,他不会让法国在尼日尔留下人质让“叛军”劫持。 不过,虽然马克龙曾没有承认军政府为尼日尔的合法政府,但他已表明会在撤军过程中同军方合作,以确保撤军过程顺利。此等决定与尼日尔政变之初法方暗示会支持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军事介入的立场有着天渊之别。 跟大多数西方殖民者不同,去殖民化之后,法国依然在非洲多个前殖民地保留军队和重要的政经影响力。不过,2020年以来,西非多国发生军事政变,军政府(配合俄罗斯支持的瓦格纳集团)高举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旗帜来争取民众支持,马里和布里纳法索(Burkina Faso)都先后赶走了法军。刚刚才经历1960年独立以来首次民主选举和平政权交换的尼日尔就变成了法军在西非的安身之所,岂料政变之风本年竟蔓延至尼日尔。 目前,除了尼日尔之外,法国在非洲尚有驻军的地方只剩下吉布堤、加蓬、塞内加尔和象牙海岸,其中加蓬在本年8月底也发生了军事政变,推翻了统治加蓬56年的邦戈(Bongo)家族亲法政权。虽然法国知道加蓬的政治状况与尼日尔原总统确实有民意支持、经公平公正选举产生的情况不同,因此也没有激烈的反对,但当地的法军存在大概只是命悬一线。 马克龙2017年上台以来一直标榜自己是首位后殖民时代后才出生的法国总统,主张法非关系要进入新的时代,曾婉转地代法国向阿尔及利亚人承认过错、将殖民者夺走的艺术品交还非洲国家、同意取消西非法郎,更将西非法军的存在从前线退居幕后。但马克龙的努力,在近年西非有瓦格纳参与的反法宣传之下,加上法军多年反恐未见成效,并没有修成正果。 马克龙的欧洲军事自主梦,在俄乌战争爆发前,本来就是以西非反恐作试炼场的,如今连法国都几乎没有立锥之地,其让欧洲多国军队参与联合反恐行动的布局当然就无法持续。 值得留意的是,在尼日尔政变之初,媒体报道经常与法国驻军放在一起谈论的其实还有美国上千人的驻军及其无人机基地。在马克龙“认输”撤军之际,能够低调留下来的却是美军。 而且,相较于法国大使被驱逐,美国驻尼日尔大使其实是在7月底政变发生之后才获得任命,而且,这位大使更在8月中抵达尼日尔履新。即使美国没有承认尼日尔军政府的合法性,但军政府对于法国和美国却有此等“差别性待遇”。 箇中原因有二。首先,虽然美国拜登当局经常举着价值观外交的旗帜,但在没有太多人关心的外交领域往往采取务实政策。在尼日尔政变发生后,美国就多次派出国务院高层与军政府交涉,而且拒绝跟从法国会支持西非共同体军事介入的暗示,主张外交解决。此等立场,在8月中更惹来匿名法国官员向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的美国版表达法方对美国处事手法的不满。 其次,尼日尔在法国的全球大局观中属于法国势力范围,马克龙即使多次表明要告别“法属非洲”的时代,但其政策逻辑也没有太过偏离此一前设;相较之下,美国在西非萨赫勒地区就没有这种前殖民主的执着,谁愿意配合美国政策,美国都能接受。 这一次马克龙从尼日尔的撤军,某程度上是美国拒绝支持“法属非洲”的结果,跟在印太地区美国以澳英美同盟(AUKUS)取代原有法澳潜艇合作的同盟背叛性质一样。试想像,如果美国跟法国一样支持西非共同体的军事介入威胁,恐怕尼日尔军政府还不敢对法国如此莽撞。 西非的欧洲军事自主试炼场变成了空中楼阁之后,乌克兰的战事就成为了马克龙继续推进以欧洲为本的军事战略的唯一出路。本年以来,法国在主战坦克输乌、长程导弹输乌等援乌争议上都采取了鹰派立场。9月22日克里米亚的俄罗斯黑海舰队总部大楼受袭,乌方所用的似乎就是英国和法国分别提供的长程空对地导弹--英国称“暴风影”(Storm Shadow),法国称“SCALP-EG”。 相较于开战之初继续和普京谈、主张不能屈辱俄罗斯的态度,马克龙本年以来可算是改头换脸,变成了援乌鹰派。 如果2024年美国大选,反对援乌的特朗普果真上台。欧洲的援乌角色将变成俄乌战争走向的关键,而欧盟当中军力最强的法国将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事实上,最近欧洲整体对乌克兰的援助承诺拨款总额已超过美国)。这个再一次尝试建立欧洲军事自主的机会,马克龙是不会放过的。 在过去,在美国关注甚少的情况下,马克龙为欧洲国家展现军事威慑已有前料。在前两年土耳其和希腊的东地中海争夺之中,法国不只派出军舰进场,更同希腊签署了北约之外的双边联防协议。同一情况会否发生在乌克兰身上,我们大可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