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最新相关资讯 首页 in迪拜 查看内容
0

天气酷热看诊人数增 医生吁防暑警惕高温疾病

摘要: 最近酷暑难耐,到中西医诊所问诊的人数增多。受访医生和专家指出,由于气候变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高温相关疾病不再只限于户外劳动者,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年长者。根据新加坡 ...
最近酷暑难耐,到中西医诊所问诊的人数增多。受访医生和专家指出,由于气候变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影响,高温相关疾病不再只限于户外劳动者,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年长者。
根据新加坡气象署4月1日发布的天气预报,4月上半月比前两周更多雨,多数天的每日最高气温维持在34摄氏度至35摄氏度的高温,有时还超过35摄氏度。如果空气中湿度很高,人体感受到的热度会更高。
高温相关疾病 病例增加
《联合早报》记者向多家中西医诊所的医生查询,发现近期高温相关疾病数量呈上升趋势。

  
 
东北医疗集团(Northeast Medical Group)业务拓展总管梁佳荣医生受访时说,最近脱水和头痛症状的病例增加,这可能是轻度中暑的征兆。
他指出,在高温环境下,中暑、热衰竭(heat exhaustion)和热痉挛(heat cramp)等症状更为常见,长时间出汗也可能导致湿疹发作。
中华医院VIVA分院主管陈蓓琪医师也注意到,因天气炎热引发的急性肠胃炎、过敏性鼻炎、头痛等病例有所增加。天气闷热潮湿,有利于细菌滋生,使食物变质,引发胃肠道感染。
陈蓓琪说:“天气炎热,大家都习惯关门窗、开冷气机,导致空气不流通。同时,气压低、湿度高,室内尘螨或尘螨代谢物浓度较高,就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
她也提到,室内外温差大,对于敏感的鼻炎患者来说,高温天气可能会加剧症状。
卫生部202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因高温相关疾病住院的人数总体保持稳定;以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情况稍有缓和,从2021年的71人,减少至2022年的47人。
专家:老人小孩应多加防范
一般认为,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的人,容易患高温相关疾病。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人体御热研究中心主任李家炜副教授提醒,高温引发的健康问题不只影响特定职业人群,老人和小孩也得多注意。
谈及高温致病的三大因素,李家炜说,环境、衣着和工作强度,都可能造成中暑、头痛等症状。“脱水会导致大脑和其他部位的血管变窄和组织萎缩,当大脑收缩并脱离头骨时,就会引起头痛。”
他解释说,长时间处于高温下,身体会通过多出汗和让皮肤血管扩张来散热,这个过程有时会让血压降低,结果引起头痛。

  
   
    延伸阅读
   
  
   
      
   4月首两周料更多雨 最高气温多数介于34至35摄氏度
  
  
   
      
   全球3月份气温刷新高 连续10个月破纪录
  
 
李家炜也警惕,长期处于高热应激(heat stress)和慢性脱水环境中,还可能引发慢性肾病。
“为了散热,人体会让血液从重要的器官流向皮肤,减少送到器官的氧气供应。这会对患有心脏、肾脏和肺部疾病的年长者造成影响。”
他也指出,血液稀释剂、失智症药物等,也会影响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希望社区组织可以更多地参与高温疾病相关的宣导工作,确保独居长者知道必要的避暑常识。”
避暑小贴士
新加坡富乐康中医院长徐常清博士分享防暑抗热贴士:
1. 适宜的穿着:选择轻薄、宽松的衣服,最好是浅色系,浅色能反射阳光,不易吸热;天然材料如棉或麻制衣物更透气,能帮助身体保持凉爽。
2. 补充水分:高温天气下,身体会通过出汗调节体温,因此需要多喝水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建议随身携带一瓶水,避免高糖分饮料。
3. 防晒措施:外出时应涂抹防晒霜,戴宽边帽和太阳镜来阻挡紫外线,降低晒伤风险。
4. 调整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日间最热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运动或外出。
5. 利用遮阳物:在户外时寻找阴凉处,或使用遮阳伞来避免直接接触阳光。
6. 让家保持凉爽:挂上遮阳帘或窗帘阻挡阳光,搭配使用风扇或冷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在晚上或清晨气温较低时开窗,让室内通风。
7.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油腻或辛辣食物,这类食物会增加身体热量,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喝消暑饮品,如绿豆汤和凉茶。
8. 多吃蔬果:西瓜、椰子、黄瓜、番茄等蔬菜和水果含水量高,可帮助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9. 冲凉:天热时洗一个温水澡可以迅速降低体温,令人感到舒适,但不宜太多次,避免皮肤干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文作者
2024-4-12 11:27
  • 0
    粉丝
  • 29
    阅读
  • 0
    回复
热门评论
排行榜
剧友影 福利视频
©2001-2021